“这片胡杨林地处沙漠边缘,生态意义重大,我要守护好它。”今年65岁的魏存广是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道桥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这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魏存广的林区管护面积逾2万亩,他已坚守33年。
原标题:大漠胡杨守护者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巡护。
今年65岁的魏存广是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道桥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这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魏存广的林区管护面积逾2万亩,他已坚守33年。
因为林区里没有路,多年来,魏存广步行巡护,每次都要行走五个小时以上,行程超过16公里。巡护工作虽然辛苦,但看着茁壮成长的胡杨,他的心里充满了干劲。“我从小在沙漠里长大,对树木有独特的感情,守护着这片胡杨林就像守护着我的父母和孩子一样。”魏存广说,“这片胡杨林地处沙漠边缘,生态意义重大,我要守护好它。”
每年10月份,额济纳旗进入旅游高峰期,胡杨林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魏存广巡护林区、森林防火的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在魏存广的巡护下,管护区内2万多亩的胡杨林未发生一次火情。
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巡护。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巡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巡护。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查看胡杨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巡护。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巡护。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在巡护途中休息。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区查看水闸设备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10月11日,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管护站查看胡杨幼苗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这是护林员魏存广在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管护站的住所(10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10月11日,在额济纳旗七道桥管护站,护林员魏存广给自己养的绿植浇水。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中国公众新闻网摘编:亓荃鹏 |